瑞金醫院完成蛇形臂單孔機器人甲狀腺癌根治術,開啟甲狀腺手術微創新時代
2025年5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普外科李勤裕主任團隊成功完成國內首例蛇形臂單孔機器人輔助經腋下入路甲狀腺惡性腫瘤根治術。該手術成功實施,為甲狀腺腫瘤患者提供了更精準、更微創的治療選擇,也標志著瑞金醫院在甲狀腺微創外科領域的技術新突破,為我國在甲狀腺外科領域邁入“微創”新時代開辟新途徑。
患者為一名40歲女性,確診為左側甲狀腺癌。考慮到患者為女性存在疤痕體質,且對外觀有較高要求,經多學科會診和完善準備,李勤裕主任團隊決定采用術銳蛇形臂單孔手術機器人,通過單一腋下小切口完成腫瘤切除及淋巴結清掃,實現“根治”與“微痕”的雙重目標。
手術團隊成員:李勤裕、吳慶華、宋子甲、陳力協醫生
甲狀腺外科手術經歷了開放手術、腔鏡手術、多孔機器人手術的發展過程。相比較開放手術而言,腔鏡手術、多孔機器人手術達到了顯著提升精細化操作和隱藏頸部手術疤痕的目的,但也存在需創建多個通道置入器械或擴大單一通道切口的問題,否則會增加器械間相互的“筷子效應”。同時因為鎖骨的阻擋和直臂器械操作的限制,有時會非常影響手術部位的到達和手術操作的順利實施。蛇形臂單孔機器人為解決上述弊端提供了可能性。
李勤裕主任作為國內甲狀腺微創手術領域的權威專家,已完成數千例復雜甲狀腺手術和甲狀腺微創手術。在此次手術中,團隊創新性應用國產術銳蛇形臂單孔機器人,獨創的蛇形手術臂技術,在狹窄解剖空間中展現了卓越的靈活性與精準度,減少了通道內組織結構對器械操作的影響,精準地實施了甲狀腺腺葉切除和淋巴結清掃。
與傳統直桿腔鏡相比,術銳蛇形臂單孔手術機器人在腋下入路手術中具有以下顯著優勢:
超微創設計:僅需直徑2.5厘米的單一腋下切口,切口隱蔽于腋窩褶皺,術后幾乎無痕,完美滿足患者對美容的需求。
靈活精準操作:蛇形臂具備360°全維度彎轉能力,可繞過鎖骨、氣管、血管等障礙,精準分離喉返神經后方淋巴結,避免“筷子效應”,術中出血量控制在10ml以內。
高清視野:3D雙目內窺鏡提供10倍放大視野及“眼鏡蛇模式”俯視視角,結合震顫過濾技術,實現亞毫米級操作精度,有效保護甲狀旁腺及喉返神經。
手術采用經腋下、經胸鎖乳突肌間隙的側向入路,減少了頸前功能區的影響,精細化的操作顯著減少了患者術后頸部不適感。術后患者恢復迅速,次日即可下床活動,無聲音嘶啞或手足麻木等并發癥,血鈣水平穩定。病理結果顯示切緣陰性,淋巴清掃徹底,達到腫瘤根治標準。
瑞金醫院此次手術的成功,不僅是國產手術機器人技術實力的展現,更是“健康中國”戰略下醫療創新與臨床需求深度融合的典范。以術銳機器人為代表的國產高端裝備,正以“精準、微創、普惠”為核心,重塑外科手術的未來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