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床品引領睡眠升級 水星家紡硬核實力鑄就行業標桿
從能分解甲醛、凈化空氣的硅藻凈享科技纖維到天然抗菌、呵護睡眠的茶氨酸7A抗菌技術,從“蠶絲+羽絨+蠶絲”的黃金搭檔三層結構設計到歷經20余次蠶種迭代培育而成的水星一號金桑蠶絲,在水星家紡,一項項新材料、新技術,一款款好設計、好原料正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從設計構想轉化為消費者手中看得見、摸得著的專業床品。
近日,在其召開的“全球引領,共塑未來”2025戰略發布暨秋冬整訓會上,國際權威咨詢機構宣布:水星家紡專業床品 全球銷量第一[1]。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與弗若斯特沙利文聯合發布的《2025全球專業床品市場報告》顯示,專業床品指在技術應用、材料選用、工藝水準、產品質量以及品牌認知度等方面均體現出更高的專業性的床品產品。
面對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個性化睡眠需求以及睡眠經濟崛起、健康理念深化的市場趨勢,水星家紡作為專注于床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專業床品品牌,展現出更高水平的引領作用,進一步滿足了消費者對健康睡眠、舒適體驗及個性化床品的期待。
從硅藻土纖維到158項專利
專業床品成為睡眠守護衛士
在電商平臺輸入“抗菌四件套”“控溫被”等關鍵詞,相關產品銷售過萬。消費者對床品的關注點正從傳統的款式、花色、保暖性能轉向支數、抗菌率等專業指標,對材質、工藝和功能的要求愈發明確。
作為深耕家紡行業38年的頭部企業,水星家紡始終以“專業”為錨點,致力于技術研發與科技創新,將專業基因注入面料研發、填充技術、生產工藝等全產業鏈環節,依托新材料、新技術、新功能、新標準的“四新”戰略,開發差異化、功能化、生態型家紡產品。
近年來,公司開展多項助劑新材料、纖維新材料及基礎課題研究項目,完成茶氨酸7A抗菌技術、ANTI安泰抗敏原技術、香萱技術、玻尿酸面料技術、羽絨抗菌防臭技術等眾多技術成果落地轉化,滿足了消費者對天然健康、改善睡眠質量、抑菌防螨等的個性化需求。其中,自主研發的硅藻凈享纖維以能分解甲醛、抑菌防螨、釋放負離子的獨特優勢斬獲德國紅點設計獎,據檢測報告數據,其24小時甲醛祛除率超過90%,負離子釋放量達2400個/cm3,讓能凈化空氣的床品從概念變為現實。
這份技術底氣同樣離不開公司長期構建的研發創新生態。從2020年上海家紡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驗收通過,到2021年獲評紡織行業功能性床上用品技術創新中心、2024年攜手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成立NICE-水星聯合創新中心,水星家紡持續織密創新網絡,先后斬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CNAS認可實驗室(證書編號:CNAS L20981)、上海市企業技術中心等認定,與東華大學、蘇州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緊密聯動,通過國內外技術交流與資源整合,將實驗室里的創新研究轉化為生產線的實際應用。
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已申請PCT專利1項,擁有國內有效專利158項,其中發明專利64項,實用新型專利49項,外觀設計專利45項。無論是纖維材料的突破,還是生產工藝的迭代升級,公司始終在探索如何讓床品更懂睡眠需求,讓技術成果真正轉化為觸手可及的產品力,為消費者帶來更專業的睡眠守護。
從全球原材甄選到智慧工廠4.0
構建全鏈條品質優勢
水星家紡以“原料-生產-交付”的全鏈條品質把控,筑牢專業床品根基。公司采購團隊遍尋全球12國,從中國新疆的高品質長絨棉到澳大利亞的精品羊毛,歷經經緯度、氣候、品質多重指標篩選,甄選黃金產地優質原料,還將俄羅斯、德國、加拿大等國95%白鵝絨,泰國天然乳膠、意大利色織大提花面料等納入供應鏈體系,從源頭確保每款產品的品質。
走進水星家紡生產車間,自動化設備的運轉聲此起彼伏:引進的意大利枕芯生產線正高效作業,將填充物送入機器一端,經過自動攤平、精準填充、密封縫合、均勻摔打至包裝出庫,整個流程一氣呵成;吊掛線系統以單線流模式優化生產動線,從裁剪、縫制、包邊到檢驗,讓面料流轉、工序銜接更高效,減少中間環節的時間損耗;德國大象多針機設備有序運行,讓每一道縫線都精準如一。
這座集研發、采購、生產、物流管理于一體的現代化園區,更依托數字化系統實現全鏈條協同:ERP系統打通研發、采購、生產全流程數據,OMS、SCM、MES等多個智能系統協同聯動,讓訂單響應、供應鏈調度與生產執行銜接,曼哈頓WMS系統優化倉儲物流調度,從原料入庫到成品發貨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追溯、可調控。高效規模化的產能,不僅為公司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提供了生產力保障,更讓“專業床品”的品質承諾在每一件產品中落地生根。
從發布被芯白皮書到牽頭制定團標
引領行業專業化升級
“當被窩溫度在34.7-35.6°C時,人體處于熱舒適狀態,故35°C被認為是理想的睡眠溫度。” “48.1%的消費者曾有長時間在烈日下暴曬(被芯)殺菌的錯誤做法。” “被類產品的舒適性可依據這14項指標評價。“……這些關于被芯與睡眠的結論,來自水星家紡多年來的深耕不輟。
自2020年起,水星家紡聯合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中國睡眠研究會連續六年發布《中國被芯白皮書》,基于全國2w樣本的實證數據,持續聚焦國民睡眠狀態,進一步挖掘消費者對被芯產品的使用習慣、功能訴求及認知情況。2023年,水星家紡還與蘇州大學合作,展開實驗《基于溫度梯度的家用被芯性能研究》,揭示了溫度對睡眠質量的影響,并定義了“35℃中國睡眠溫度指數”。
由水星家紡牽頭制定的團體標準《被類產品舒適性評價指南》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標準跳出傳統的功能性評價限制,結合消費者的睡眠體驗,覆蓋熱濕舒適性、接觸舒適性、感官舒適性等多個維度,填補被類產品舒適性評價的行業空白,為行業提供了全面、客觀、科學的專業評判標準。作為中國家紡協會與中國睡眠協會聯合打造的睡眠產業協同創新機制核心成員,水星家紡正在圍繞產品舒適性認證與睡眠質量提升做進一步研究。
從新材料、新技術的研發突破到智慧工廠的品質把控再到持續研究探索、填補行業空白,水星家紡以專業床品為載體,持續推動著行業向專業化升級。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水星家紡的陪伴下享受到高質量睡眠,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品牌的成長,更是中國家紡行業以專業力量守護美好生活的生動實踐。
[1]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北京)咨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基于對全球專業床品市場的研究,以各獨立品牌在2024年整體專業床品(套件、被芯、枕芯/靠墊芯)的總銷量計;專業床品指在技術應用、材料選用、工藝水準、產品質量以及品牌認知度等方面均體現出更高的專業性的床品產品;專業床品通常具備持續的創新能力與對行業發展的引領作用;于2025年7月完成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