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驅動“油電同速”!10萬臺大功率充電樁目標落地,中科智充引領超充新紀元
一、 國家定調:10萬臺目標開啟“大功率充電樁”時代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四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大功率充電設施科學規劃建設的通知》(發改辦能源〔2025〕632號),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按下“快進鍵”。《通知》明確提出:到2027年底,力爭全國范圍內大功率充電設施(核心為大功率充電樁)超過10萬臺。這標志著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能體系正式邁入“大功率時代”。
規劃要求省級部門優先明確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計劃,并率先對重大節假日期間利用率超過40%的設施進行大功率改造。目標是到2027年,顯著提升服務品質和技術應用水平,大幅縮短用戶充電時間。
二、 城市競速:“超充之城”藍圖落地,“1公里超充圈”漸成標配
近兩年,深圳、廣州、鄭州、海南、重慶等城市紛紛提出打造“超充之都”或“超充之城”的戰略目標。其中,深圳行動迅速:繼2023年發布專項規劃后,2024年已提出在中心城區建成“1公里超充圈”的目標,并于今年6月全面啟動“超充之城2.0”建設。重慶也于7月16日發布《超充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指南》,明確要求新建充電樁站(含3個及以上充電槍)至少配備1個超充槍。在政策與市場“雙輪驅動”下,“油電同速”的愿景正加速實現。
三、 液冷超充技術迭代引領,功率紀錄持續刷新
車輛端普及: 800V高壓平臺已成行業主流。小鵬G6、昊鉑GT、智己LS6、問界M9、理想MEGA、小米SU7等車型密集上市,比亞迪更發布了全球首個量產乘用車全域千伏高壓架構。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已突破50%,續航里程向“千公里”邁進(如奇瑞、比亞迪計劃量產的固態電池續航達1500km,寧德時代固態電池目標2000km,能量密度達400-500Wh/kg,據悉,量產后基本實現“固液同價”)。
充電端升級: 技術迭代迅猛,行業持續突破功率極限。根據中國充電聯盟數據,截至2025年5月,全國公共直流充電樁中,240kW以上大功率充電樁僅占8.5%(60kW及以下占30.2%,60-120kW占37.6%,120-240kW占23.7%),市場空間巨大,更新換代需求迫切。
技術先鋒引領: 作為行業領先品牌及充電樁十大品牌技術榜首(2025)代表,中科智充依托其液冷超充技術積累和核心專利,持續刷新超充功率紀錄:繼2024年2月發布960KW液冷超充后,今年2月推出1.6兆瓦(MW)液冷超充,4月又發布2.4MW液冷超充系統。
安徽中科智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依托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與浙江大學雙技術引擎,以顛覆性創新驅動智慧能源產業變革。公司構筑了全鏈條技術護城河,擁有《V2G電動汽車智能充電樁》、《分體式液冷超級充電設備》、《光儲充一體化方法》《微電網調度》《源網荷儲》等關鍵發明專利,形成“車-樁-網-儲”協同的能源互聯網閉環。
其超充解決方案覆蓋600~2400kW,終端支持400/600/800/1000/2000A極速輸出,囊括高性價比風冷與高性能全液冷超充,實現“1分鐘續航百公里”的驚人補能速度,設備壽命超15年,全生命周期成本更低。其中兆瓦級超充方案性能較行業標準提升300%。
四、場景深耕:商用車補能成焦點,兆瓦級方案破難題
政策特別強調“積極布局公交、物流、中重型貨運等專用大功率充電設施”。隨著新能源重卡滲透率突破26%,其大容量電池(普遍300度電以上)的快速補能需求日益迫切。
針對重卡充電樁、礦卡充電樁、輕卡充電樁等商用車細分場景痛點,中科智充創新性地推出了全液冷兆瓦級超充解決方案。該方案峰值功率效率高達98%,可實現重卡15分鐘由10%充到90%(以400度電池容量計),極大提升運營效率。目前,中科智充正加速在全國布局其“兆瓦閃充站”,賦能商用車電動化轉型。
此外,中科智充還推出性價比高的大功率充電一體機方案,400kW/640kW大功率充電雙槍充電樁,支持跨樁雙槍并充,滿足礦山、物流園區、重卡、輕卡等電動化需求。產品搭載AI動態溫控技術,具備-45℃至85℃寬溫域穩定運行的極端環境適應性,樹立了“六年設備零故障”的行業可靠性標桿。
五、 電網協同:“光儲充一體化”保障可持續發展
大功率充電對電網提出更高要求。《通知》提出“促進大功率充電設施與電網融合發展”,鼓勵打造智能有序充電場站,并支持因地制宜配建光伏發電和儲能設施,探索“光儲充一體化”模式。通過優化電力接入容量核定方法,合理利用低谷容量裕度,確保大功率充電網絡的穩定、高效、綠色運行。
中科智充以“國家隊基因+全球化視野”為核心,通過技術唯一性、專利壁壘與產品高可靠性,榮登充電樁十大品牌技術榜首(2025)及福布斯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百強企業。其五位一體能源生態:唯一融合“液冷超充+V2G車網互動+光儲充一體化+虛擬電廠+微電網”技術,通過AI智能調度系統實現能源動態優化,提升光儲充系統綜合能效至95%,場站峰谷套利收益增加45%。此外,其V2G雙向充放電樁可深度融入虛擬電廠平臺,有效參與電網調峰,助力能源系統優化。
結語:
國家10萬臺大功率充電樁目標的明確、核心城市“超充圈”的加速構建,以及以液冷超充(尤其是兆瓦級解決方案)為代表的技術持續突破,正強力驅動新能源汽車“油電同速”新格局的形成。這不僅將徹底改變用戶充電體驗,加速新能源乘用車和重卡的普及(截至2025年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3689萬輛),更將催生車網互動(V2G)、能源管理等新商業機遇,重塑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生態。以中科智充等充電樁十大品牌代表的技術創新力量,成為這場變革的重要引擎,其針對重卡充電樁、礦卡充電樁、輕卡充電樁等場景的領先解決方案,正助力全行業邁向更高效、更綠色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