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好醫生CEO李斗:緊抓政策機遇,洞察用戶需求,堅守醫學本質
近日,“平安好醫生品牌煥新暨中國平安醫健服務名片發布大會”在京召開。會上,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好醫生”)正式宣布品牌煥新升級,發布“家醫主動護、名醫零距離、就醫全程管”年度醫健服務名片,并推出全場景、全周期、全生態的“7+N+1”AI醫療產品矩陣。平安好醫生董事長兼CEO李斗表示,在品牌煥新后,作為平安集團醫療養老生態圈旗艦,平安好醫生將繼續向著“讓每一家企業擁有幸福職場,讓每一個家庭擁有專屬醫生,讓每一位用戶擁有健康長壽”的愿景邁進。
(平安好醫生董事長兼CEO李斗)
十年深耕:鏈接優質醫療,構建全民健康橋梁
李斗介紹,自2014年成立以來,平安好醫生緊抓政策機遇,洞察用戶需求,堅守醫學本質,沿著“醫險協同,雙向賦能”的發展模式快速、穩健發展,現已成為國內領先的醫療健康養老管理服務提供商。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合作醫院近4000家、健康服務商約10.5萬家、藥店23.5萬家,覆蓋29個科室的約5萬名內外部醫生團隊,累計注冊用戶達4億,家庭醫生會員超2000萬。
聚集起這么多優質資源,就是為了能夠通過技術手段,把優質醫療送到普通人手中。平安好醫生始終對新技術保持敏感,持續建設、探索和提升醫療AI技術及應用。通過對海量醫學專業知識庫、醫學問診數據庫和電子病歷資料庫的深度學習,形成疾病庫、處方醫療庫、醫療產品庫、醫療資源庫、個人健康庫五大醫療數據庫。涵蓋了3.7萬種疾病、22萬份藥品說明書、200萬個經典病例、3000萬份醫學文獻,14.4億次問診等豐富而獨特的專業數據。
服務升級:三大承諾重塑就醫體驗
發布會上,平安好醫生重磅推出“家醫主動護、名醫零距離、就醫全程管”服務體系,直擊傳統就醫痛點:
家醫主動護:依托北大國際醫院等權威機構認證的家庭醫生團隊,提供7×24小時病案分析與主動服務,覆蓋亞健康、慢性病及重癥患者全周期管理。
名醫零距離:升級院士領銜的專家團服務體系,實現3小時內3000+專家音視頻直連,并首創互聯網MDT線上診療標準,讓重癥患者足不出戶享受頂級醫療資源。
就醫全程管:創新“院前-院中-院后”全旅程服務,新增手術協助、術后康復指導等。
AI賦能:技術拓展醫療邊界
大會上,平安好醫生首次發布“7+N+1”AI醫療產品矩陣,以“平安醫博通”多模態大模型為底座,推出“平安芯醫”“安主任”“AI養老管家”等七大原生AI產品,并開放“有醫”平臺賦能行業。其中:
平安芯醫:針對復雜疾病管理,通過大模型賦能基層醫生,實現疑難病例的快速診斷與轉診。例如,偏遠地區乳腺超聲異常患者可通過App聯系專家數字分身,3小時內獲得音視頻直連或線下就診安排。
安主任:補全家庭醫生服務版圖,解決專屬檔案、疾病診斷等五大難題,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閉環服務,成為用戶的“24小時健康管家”。
(“7+N+1”AI產品體系)
使命傳承:從“懸壺濟世”到“科技普惠”
大會以AI技術復原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三位古代醫圣,展開跨越時空的對話。北大醫學博士陶勇解釋,張仲景的“六經辨證”觀點,其實是醫學當中系統性思維的雛形,孫思邈的“治未病”主張,提醒著現代人治病要有前瞻視野,而李時珍的“嘗百草”事跡,則警示后人凡事要躬身實踐。“三位前輩,用畢生心血突破了各自的時代局限,恰如今天的AI技術,正在不斷刷新醫學的邊界。”他說。
醫者仁心,古代先賢突破時代局限,耗盡半生探索出醫術之道,總是想方設法讓更多普通人能夠享受。作為后來人,不僅要傳承先賢們關懷蒼生的初心,也要在醫術層面開拓創新。得益于現代技術的進步,和模式的創新,普通人和高水平醫療資源之間,不再是天塹之遙,而是可以用高效、簡潔的方式觸達。尤其是AI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讓高水平醫生和普通患者親密接觸,更可以收集、整理已有的醫學成就,讓普通人在身邊常備一個醫療顧問。
此次大會標志著平安好醫生從技術驅動邁向生態賦能的新里程。在“綜合金融+醫療養老”雙輪戰略下,公司正以AI為紐帶,構建覆蓋全民的醫健服務網絡,為中國醫療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創新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