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宇元典九周年 AI 開放日回顧:Amicus驚艷亮相
2025 年 7 月 25 日,華宇元典于公司成立9周年紀念日當天下午,在東升科技園公司現場舉辦了 “華宇元典AI開放日” 活動?,F場匯聚法律界同仁、行業伙伴,活動全程進行了線上直播,線上線下的伙伴們一同回顧了元典九載發展歷程,探討 AI 與法律的深度融合,并見證全新法律智能體 “Amicus” 的正式發布。
一、九載深耕:以科技初心,讓法律更美好
華宇元典 CEO 蔡建軍在主題發言中回溯了公司九年發展軌跡。自 2016 年成立以來,華宇元典始終秉持 “科技讓法律更美好” 的信念,從早期的法律大數據積累,到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落地(如 “睿核” 文本解析系統,服務全國 19 個省的高院及下屬法院),再到 2023 年發布法律垂直大模型(2024 年 5 月成為國家首批通過網信辦備案的法律垂直模型),逐步構建起覆蓋 “理解法律 - 輔助決策 - 連接數據” 的技術體系。
“技術的迭代永無止境,但核心始終是解決法律行業的真問題。” 蔡建軍強調,華宇元典九年探索聚焦兩大方向:一是讓機器習得法律認知能力,通過結構化解析裁判文書(提取案由、金額、律師等核心信息)、搭建智能量刑規則體系(如 2018 年發布的智能量刑系統,至今仍為多地檢察院、法院提供支持),實現法律文本的自動化處理與決策輔助;二是打破數據孤島,匯聚 1.7 億份裁判文書、500 萬條法律法規、1.1 億條企業工商信息等數據,實現語義檢索、用戶畫像與風險識別,釋放數據價值。
面對大模型浪潮,蔡建軍引用麥肯錫報告指出,未來 62% 的法律工作或可自動化。他認為,AI 對法律行業的變革不僅是效率提升(如要素式起訴書生成功能,每周服務數千用戶),更在于突破知識獲取邊界(如 “元典問達” 依托海量知識庫提供精準參考)、提升判斷一致性(如輔助合同審核、行政審批標準化)。而控制 AI “幻覺” 是關鍵 —— 華宇元典通過技術優化,“元典問達”的幻覺率顯著優于行業平均水平10-20個百分點,目標是將幻覺率控制在 5% 以內。
蔡建軍說,希望元典能夠幫助 1000 萬的泛法律人,用好大模型?!?/strong>我們成立的本心就是希望能夠通過智能給社會帶來智慧,帶來知識,能夠幫助社會更加有秩序,能夠變得更加公正。我們希望我們所做的不是技術上的一些變革,而是真正能夠讓法律變得更美好。” 而這一切既需要元典的努力,也需要大家的幫助。希望和大家成為近距離地深度合作的伙伴,為大模型的應用,為技術發展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蔡建軍引用了OpenAI新進CEO西蒙的一句話來結束了他的致辭:“我熱愛的不是技術本身,而是它能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直接改變。” 他堅信 AI 將創造比歷史上任何技術都更普惠的機遇。若運用得當,AI 賦予每個人的能量將超越任何時代。
二、Amicus— 法律人越用越聰明的智能伙伴
華宇元典 SaaS 負責人常成揭曉了全新產品 “Amicus”。這款法律智能體并非單一工具,而是融合了多模型自主智能,可調用海量知識、專業工作流,集成了用戶知識、自主記憶、習慣養成的法律AI智能體伙伴。
Amicus在法律人重點關注的以下場景提供了差異化價值:
1.Legal Research-法律研究(咨詢):Ami再升級,量變帶來質變
● 幻覺克制繼續領先
在法律人最關心的幻覺問題上,如蔡總提供的第三方數據顯示,Ami的“法律研究(咨詢)”完美繼承了“元典問達”行業領先的準確性,同時提供了“法規檢索”、“案例檢索”的獨立功能入口。
● 算力全開的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通過多輪自動檢索(不同于行業主流的單輪檢索)、Ami通過自主判斷檢索任務的執行進度和標準,直接生成可用的深度法律分析研究報告,將傳統 2-3 天的工作量壓縮至5-10分鐘;
● 權威知識庫大大擴容
在“元典問達”整合近1.7億份裁判文書、500 萬條法規基礎上,首次上線1.1億企業主體信息,預置企業、建工、金融和上市公司四大專項法規庫,合作提供優質版權內容(如最高院法官編撰的注釋書、司法觀點集成等),更新整合更多優質線上數據: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例庫、法答網精選問答、國際制裁實體名單庫等等。
面對今天海量文本的挑戰,當律師法務需要查找類案但遲遲找不到時,Amicus這樣研究的價值不是輔助,而是決勝。當法律服務要求時效還有成本優勢時,Ami在法律研究上的價值,已經不僅是提效優化,而是很多場景下的最佳實踐選擇!
2.Work-flow-專業工作流:實現重復性法律工作自動化
當今在極致內卷的行業環境下,很多有業務的法律人很多都苦于工作量巨大,收費與投入不成正比。
Amicus提供了由專業法律研發團隊預置的DIrtyWork工作流,把大量需要重復性操作的工作預設在Ami的工作技能里,輸入@就可以一鍵調取,端到端完成重復性工作交付!
對于一些相對簡單任務,Ami也提供了一鍵喚起預置提示詞的能力,輕松實現案例分析等基礎工作:
3.Contract Reivew-合同智能審查
合同審查工作是律師和法務日常最高頻的工作場景之一,也是AI工具的兵家必爭之地,Amicus的合同審查有什么不同呢?
核心的理念差異,就是不把AI審查當作一個單向指令的執行動作,而是一個可以雙向交流,人機協作智慧共生的過程!
文本編輯區聚焦合同文本內容,審查清單區集中展示多維度風險結果,用戶以自然語言對話發起動作實現三區聯動,真正實現合同審查場景的人機協作共創。
此外,還提供文本對比審查,超越簡單的文字對照,深入條款內核,支持語義級比對。
(注:演示中的合同審核模塊仍在持續完善,將后續更新到Amicus 公測環境上)
4.Amicus, for YOU!-有記憶能成長個性化的養成系AI助理!
法律工作中有很多任務,如果需要重新交代前因后果、對方我方關系和慣例、行文方式方法等等因素,一次任務描述可能要幾百上千字,復雜的指令早就勸退一般法律人啦!現在的Amicus,有能力個性化配置,自主學習,正式成了一個“可帶教”的AI助理!
而這樣的AI助理的養成,本身也是華宇元典和各位先鋒探索Ai可能性的法律人,共建共創的一場AI改造法律最佳實踐的大型實驗!
目前到8月31日之前,Amicus仍在免費公測期,同時也是周年慶特惠預售期!
三、圓桌熱議:AI來臨,青年法律人會被淘汰嗎?
在萬眾期待的圓桌環節中,各位嘉賓圍繞 “AI 與法律人的未來” 展開討論。
(從左至右:煒衡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郭秀華、法律博主武愛君律師、法參律師事務所中臺負責人陶力文、Amicus 產品經理王婧、華宇元典SaaS運營負責人常成)
煒衡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郭秀華分享了實戰案例:一次庭審中,他發現對方授權委托手續存在瑕疵,通過 “元典問達” 即時檢索到相關判例,成功促使法庭休庭核查,為案件爭取了準備時間。“AI 不是替代律師,而是讓專業更有力量?!?他認為,優秀律師應專注于規則思辨與客戶服務,AI 則可承擔檢索、文書處理等基礎工作,二者協同增效。
微博20萬粉絲的法律博主武愛君律師提出犀利追問,當合伙人、團隊負責人紛紛使用AI工具、AI助理時,年輕法律人是否會面臨被淘汰的挑戰?同時也分享了自己的觀點,認為AI永遠無法取代人類律師在業務中提供的情感、社交等方面的重要價值。
法參律師事務所中臺負責人陶力文則看好 “法律服務產品化”。他以餐飲行業法律服務為例,建議通過 Amicus 整合行業知識,形成標準化產品。“未來可能不是‘1 個律師服務 100 個客戶’,而是‘1 個律師 + 100 個 AI 分身’服務 10 萬個客戶,讓優質法律服務更普惠。”
Amicus 產品經理王婧補充道,AI 的價值在于 “輔助而非替代”,其推理邏輯與人類專業判斷仍有差距,現階段更適合承擔前期檢索、文檔生成等工作,為法律人騰出精力深耕專業。
圓桌主持人常成分享了他的觀察,就是理工背景的職業討論里,很少有因為技術迭代而淘汰的焦慮,比如內燃機工程師面對汽車電動化,軟件工程師面對AI編程的興起,更多的是快速學習、轉型和適應。對于法律年輕人,除了助理工作的替代,AI還帶來了“超級個體”的機遇,所謂對于法律行業青年發展的影響并不是固定的,會因為個體的選擇和努力而有巨大差異。
四、Yuandian Tour:來賓走進工區,專家講解演示
圓桌結束之后,由常成帶隊,邀請與會嘉賓參觀了公司展廳和工區。并且由客戶服務專家韓青、智能研究院的大數據專家高軍、算法專家石崇德、開發平臺產品總監張斌琦、參與Amicus開發的法律知識工程師張宇、算法工程師張博文和法律知識工程師徐可,對元典各個產品進行了講解、演示和指導體驗。
五、共創法律科技新未來,律師數字伙伴Amicus誕生
活動最后,蔡建軍表示,華宇元典的初心從未改變 — 通過智能技術傳遞知識、維護秩序、促進公正。為實現這一使命,公司持續投入技術研發,歷經九年沉淀,不斷夯實技術能力。此次發布的 Amicus,正是這一技術積累與用戶深度共創的成果。 無論是過往的技術探索,還是 Amicus 的誕生,都離不開用戶長期以來的寶貴支持與反饋。
一張圖認識你的專屬數字伙伴:Amicus
目前,Amicus 免費公測正在進行中。華宇元典期待與法律界同仁攜手,讓 AI 真正成為法律人的 “加速器”,共同書寫 “科技讓法律更美好” 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