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北京紅色記憶 首都圖書館舉辦大型綜合文化活動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
2025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為隆重紀念這一重大歷史節(jié)點,首都圖書館策劃推出“探尋北京紅色記憶”大型綜合文化活動。本活動依托首都圖書館豐富的紅色館藏文獻,通過藝術展演、展覽展示、紅色講堂、互動體驗四大版塊,打造可聽、可看、可感、可參與的紅色文化體驗平臺,讓紅色精神在沉浸式體驗中深入人心。
藝韻回響,歌聲禮贊崢嶸歲月
8月23日上午,“探尋北京紅色記憶”大型綜合文化活動啟動儀式暨“崢嶸歲月 征程有聲——紅色文藝經典回眸”展演在智和廳隆重舉行。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原一級巡視員王樹茂,首都圖書館館長、黨委副書記毛雅君,《中國文化報》社副總編輯蘇曉明等嘉賓出席活動。現(xiàn)場舉行當代著名版畫藝術家鄭作良先生的作品捐贈儀式,其《盧溝醒獅》等19幅作品,進一步豐富了首圖館藏資源,為傳承紅色文化注入新的文獻力量。
(首都圖書館館長毛雅君贈予鄭作良先生收藏證書)
展演活動創(chuàng)新采用“導賞+表演”形式呈現(xiàn),由中國煤礦文工團演員何愷鵬擔任導賞人,講解從藝術作品切入,串聯(lián)起土地革命、抗日戰(zhàn)爭與解放戰(zhàn)爭三大歷史時期,深入解析《十送紅軍》《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繡紅旗》等經典作品,300余名讀者在動人的歌舞旋律中重溫紅色歷史記憶。
(中國煤礦文工團演員表演紅色經典歌曲《我的祖國》)
京華印跡,沉浸閱見紅色豐碑
“北京紅色印記”沉浸式打卡活動亮相城圖。該活動基于7月開展的輻射京津冀三地的“紅色行讀之旅”,把行讀旅途中的經典紅色地標“搬進”北京城市圖書館,以視覺藝術還原歷史場景,引領讀者穿越時空,感受紅色脈動。
活動精選北大紅樓、京報館、雙清別墅等11處紅色革命地標,以及1組首都核心功能地標,展現(xiàn)崢嶸歲月和時代新篇章。通過集章、線上答題贏文創(chuàng),讀者可一站式激活京華紅色印跡。展覽現(xiàn)場還設有XR版《覺醒年代》,利用數(shù)字技術完成交互閱讀,使讀者頭戴MR眼鏡、按動手柄,便能在虛擬現(xiàn)實中沉浸式體驗那段燃燒理想、追求真理的如歌歲月。
(讀者沉浸式體驗XR版《覺醒年代》)
(讀者打卡“北京紅色印記”盧溝橋地標)
非遺融匯,妙筆丹青繪就初心
8月23日開始的“紅色傳承手工坊”邀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佩卿等6位大師現(xiàn)場指導創(chuàng)作,讀者可參與紅星香囊縫制、紅色建筑剪紙、景泰藍技藝、古法造紙與拓印《盧溝醒獅》等,讓紅色文化與非遺技藝相融,在動手制作中觸摸歷史印記,激發(fā)愛國情懷。“紅色創(chuàng)意繪畫”活動邀請讀者在方寸帆布包上揮灑創(chuàng)意,將現(xiàn)代設計理念與紅色元素融合,繪就紅色篇章。
(非遺傳承人指導讀者以“景泰藍技藝”制作紅色建筑主題作品)
(讀者體驗“古法造紙”與“雕版印刷”重現(xiàn)紅色歷史場景)
(紅色創(chuàng)意繪畫活動讀者現(xiàn)場繪制北京紅色地標主題帆布包)
金秋時節(jié),“探尋北京紅色記憶”大型綜合文化活動將持續(xù)綻放光彩:8月24日起,“薪火講堂”開講,錢學森歸國故事、紅色京劇互動等接連上演;9月推出紅色家風、馬克思主義文獻及《義勇軍進行曲》誕生90周年特展;10月迎來中國煤礦文工團等帶來的紅色歌舞與交響盛宴,在沉浸體驗中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共同續(xù)寫時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