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個代建典型案例發布,三大標桿項目拆解“破局”經驗
近日,在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國房協")主辦,中國房協代建分會、綠城管理控股有限公司承辦的"代建工作座談會"上,《代建項目典型案例集?第一輯》的發布成為實操層面的核心亮點。案例集共收錄7家代建企業在住宅、商辦、公建等領域的21個優秀項目,其中3個標桿項目的現場分享,更是為行業拆解了代建在不同場景下的 “破局” 經驗,提供了可落地的實踐范本。
本次代建座談會由中國房協副會長王惠敏主持。他指出,"共建" 是代建新生態的基石,"共享" 是代建新生態的核心價值。代建行業正以更廣闊的視野和更深度的參與,成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并強調構建"共建共享"的代建新生態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此次發布的《代建項目典型案例集?第一輯》共收錄了七家代建企業在住宅、商辦、公建等產品品類的21個優秀項目實踐案例。會議現場邀請其中三個優秀項目的代表分實操經驗與創新成果。
中國房協代建分會副會長、華潤置地建設事業部黨委書記、總經理王輝宏分享了華潤置地依托自身"3+1"一體化業務組合商業模式,構建起"快、好、省、規"獨特管理體系,推動大灣區文化體育中心項目高效率、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綠城管理控股華中區域總經理龔一珉以綠城?武漢桂湖雲翠項目為例,系統介紹了綠城管理通過"資方+代建"模式成功紓困盤活爛尾樓、實現品牌煥新與價值重塑的全過程;金地管理商辦總監田賀維則分享了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C塔在超高層開發與運營代建中突破技術與管理難點的經驗。這些案例不僅展現了代建企業的高水準專業能力,也為行業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范本。
代建行業的另一項重要成果——《代建企業綜合能力評價標準》也在會議現場正式發布。《代建企業綜合能力評價標準》由中國房協代建分會、綠城管理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編制,是我國代建行業首部綜合性評價標準,填補了行業空白。標準將于2025年10月1日起實施,旨在通過科學、可量化的評價指標,引導企業提升專業化水平,為代建企業能力評價提供統一、權威的量化依據,推動代建從"規模競爭"向"能力競爭"轉型。
在主題演講環節,中國房協代建分會會長、綠城中國執行董事兼執行總裁、綠城管理控股董事會聯席主席耿忠強先生率先發表了題為《新模式、新機遇、新生態——代建穩健發展與未來生態》的演講。他從政策導向、市場變化和全球經驗等多維度,系統闡述代建作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重要使命與未來前景。耿忠強指出代建應作為推動行業轉型、服務"好房子"建設與城市更新等重要社會命題的關鍵力量。他特別強調,代建企業應代表人民群眾利益、先進知識體系和行業未來方向,努力成為"社會問題的解決者"。
中國房協代建分會副會長、克而瑞集團董事長丁祖昱帶來題為《代建市場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的深度分析演講。結合當前市場格局,丁祖昱指出,代建已進入平穩分化的新階段,政府代建和商業代建仍是市場主力。未來代建規模預計保持平穩小幅增長,企業需從城市更新、保障房運營、老齡化社區等細分領域尋找結構性機會。丁祖昱強調,代建企業應提升穩健經營、專業兌現、價值創造和生態協同四大核心能力,以應對行業新階段的挑戰與機遇。
對話座談環節由中國房協代建分會副會長、綠城管理控股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王俊峰主持,圍繞"代建如何破局行業內卷困局"以及"代建如何拓展服務邊界,做好契約執行"兩大議題,關注行業發展,緊扣政策風口。
在"如何破局行業內卷困局"議題中,來自綠城管理、潤地管理、中海建設、中國鐵建、旭輝建管、龍湖龍智造、朗詩綠色管理、新城控股等企業的代表就"如何破解行業內卷與低價競爭"達成共識:低價競爭不可持續,代建企業應回歸"利他"本質,通過提升經營兌現能力、產品品質與資源整合效率為委托方創造真實價值。
在以"拓展服務邊界與強化履約執行"為主題的第二場討論中,金地管理、旭輝建管、新城控股、中國鐵建、潤地管理、綠城管理等企業代表一致認為,代建企業須從單一開發管理向"代建+"資源整合模式轉型,覆蓋投融建管退全周期,同時嚴守契約精神、夯實標準化與風控體系,才能真正贏得市場信任,推動行業從規模競爭走向能力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