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材料領域重大突破 世界級創新“賈氏體(J)”將于10月在廈門正式評價與鑒定
近日,一種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下呈現獨特“鳥巢棲蛋”形態、擬被命名為“賈氏體(J)”的新型金相顯微組織,引發材料科學與工程界的廣泛關注。該發現有望引領全球磨擦學、耐磨鋼鐵材料及鋼鐵基復合耐磨材料新技術工業革命。
據悉,國家特種合金鋼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國家鋼盟)定于2025年10月17日—19日在廈門召開“賈氏體(J)及J鋼”正式評價與鑒定工作會議,此舉標志著我國在該領域取得的世界級研究成果即將進入新階段。
這一歷史性發現,源于2025年4月12日。在碳之光(廈門)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賈春德教授于“2025國家鋼盟年會”所作的主題報告中,國家鋼盟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著名金相學專家、鋼鐵專家溫新林教授敏銳地注意到一張從未被國內外文獻報道過的特殊SEM照片——其微觀形貌類似“鳥窩中臥著幾粒鳥蛋”(納米金剛石顆粒)。溫新林教授當場激動地宣布,該結構代表了世界級最耐磨鋼鐵材料的全新微觀組織形貌,并將其命名為“賈氏體(J)”。
經研究,“賈氏體(J)”的顯著顯微組織特征為:“高強高韌的鳥巢狀托氏體基體+彌散均勻分布的納米級硬質相顆粒”。這種獨特的復合結構使其同時具備極高的韌性和超級抗磨性能,有望成為制造新一代超耐磨鋼鐵材料的關鍵。
為確保鑒定工作的審慎、嚴謹與公正,國家鋼盟專家組(成員包括:華北電力大學溫新林教授、西安理工大學呂振林教授、清華大學陳祥教授等)于2025年9月12日—13日赴該技術產業化創新基地——江西聯峰熔模鑄造有限公司召開了預備會議。專家組經實地考察、質詢和審核后一致認為:該技術產業化成果突出,市場前景廣闊,競爭優勢明顯,鑒定資料基本齊全,查新報告完備,已具備正式評價與鑒定條件,決定于2025年10月17日—19日在碳之光(廈門)科技有限公司總部舉行正式“賈氏體(J)及J鋼” 評價與鑒定工作會議。
技術發明人賈春德教授曾任沈陽理工大學校長,常年從事高速切削和CNC車銑技術和裝備研究,先后承擔、完成過國家計委、國家科委、總裝、兵器工業部下達的涉及兵器、航天、艦船武器裝備研發制造領域的重大攻關項目。是我國高速車銑技術先驅,其專著“車銑原理”為國內唯一設計、使用CNC車銑機床、研究車銑運動學的理論專著。
碳之光(廈門)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此技術的共建研發與產業鏈、供應鏈和維護鏈的推動者,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專注于金剛石超級納米鋼等尖端復合材料研發與應用的高新科技企業。公司致力于通過材料科學與工程技術的革命性創新,推動工業文明升級、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業內權威人士指出:“賈氏體(J)及J鋼”的論證、評價與鑒定對全球“金相學”研究具有深遠的歷史與現實意義。“賈氏體(J)及J鋼”實現了五大創新:即成分創新、工藝創新、組織創新、性能創新、產品創新。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民族自信、科學自信、學術自信、強國自信和現代化自信。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下,此項研究不僅具有劃時代的科學價值與學術價值,更將為我國在戰略基礎材料、先進制造及國防裝備等關鍵領域帶來革命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