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流量經營到社區共生:商業運營中的“社區意識”徹底覺醒 安排:
在實體商業愈發艱難的當下,項目都在拼命“做活路”。高奢商場項目努力拼首店,搶獨家;大型商業項目憑借體量優勢,試圖打造區域性的生活中心;社區商業項目,則開啟了“社區意識”的覺醒之路。
這一轉變反映了社區商業在經營思維上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商業項目意識到,于它們而言,真正的核心競爭力不在于“拉新”,而在于忠實消費者的培養。它們開始積極和周邊居民互動,建立情感連接,使項目從居民生活的旁觀者成為參與者。
就此,商業競爭白熱化的成都,是一個很好的試驗觀察場域。這里的社區商業項目不僅數量多,類型也極為豐富。在這一活躍的市場上,成都建發鷺洲里的實踐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范例。
伴隨大源一同成長8年的成都建發鷺洲里,已成為該片區最具影響力,與周邊居民聯系最為緊密的街區項目之一。這背后,得益于其持續在“餐飲+酒吧+娛樂”業態的深耕運營,以及原創IP系列活動的持續輸出。 9.19-9.21“來鷺邊·Cheer巴市”酒食節3.0活動成功落地,活動期間,項目的客流和銷售表現亮眼,線上傳播數據表現突出:
客流銷售實現雙增,其中客流增長16%,創活動同期新高。其會員展現出極高的消費忠誠度,消費人數累計同比增長25%。線上抖音、大眾點評、小紅書等社交平臺的相關話題曝光量破400萬。
持續迭代后的3.0版本“酒食節”究竟怎樣玩出新意?
PART 1
“來鷺邊酒食節”三周年 長效IP的精準營銷
今年是成都建發鷺洲里連續第三年舉辦“酒食節”活動,從2023年的“來鷺邊·首屆酒食節”,到2024年“來鷺邊·熟人熟市”,再到今年“來鷺邊·Cheer巴市”主題,“酒食節”已成為大源片區居民每年的固定欄目,也吸引著全城年輕人的專程到訪。
項目今年基于“Cheer巴市”這一主題創意,在預熱階段推出了一系列趣味互動營銷,比如:營造氛圍的主題公交“Cheer巴士”和以“確而巴適”為主題的魔性方言視頻。主題巴士在項目周邊區域進行巡游,有效提升了活動的曝光度;視頻則是以鷺洲里為背景,通過不斷重復“確而巴適好耍”、“確而巴適好吃”、“確而巴適好喝”等方言口號,強化消費者的記憶點,形成了顯著的傳播效果。
傳播推廣是外衣,活動內容才是內核。對于“酒食節”活動的合作品牌,成都建發鷺洲里始終有自己的篩選標準。此次入駐市集的18家餐飲品牌,囊括了雞尾酒、精釀、火鍋、泰餐、特色小吃、手作烘焙等品類,既有茅臺這樣具有國民度的品牌,打卡派送以茅臺1935為基酒的特調雞尾酒,也有小龍坎這樣的熱門餐飲品牌,推出了人氣超高的“火鍋杯”,兼顧品質與流量,提升了市集的品牌豐富度,為消費者帶來了特色美食體驗。
在引入多家特色餐飲品牌的同時,項目還推出了“確而巴適好耍”的特色空間場景,增強了市集的可玩性,比如“巴適到報打卡地圖”、“酒鬼測試”、“鷺邊耍大牌”、“叁叁得酒”等互動活動。
網友在小紅書分享的活動打卡筆記截圖
在現場圈層活動上同樣新意滿滿,百人Kpop隨舞、五月天&告五人雙五轟炸粉絲歌友會、燃動Zumba派對等,成功吸引了不同興趣群體的參與,引爆現場熱潮。
PART 2
社區意識徹底覺醒
以活動促商業&社區共生
如今,商業項目打造原創IP活動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在過程中,許多項目會陷入創意枯竭或活動主題與市場脫節的困境。
然而,這些問題似乎并未困擾成都建發鷺洲里。該項目不僅連續成功舉辦了三屆“酒食節”,更難得的是,每一屆在創意上都有明顯的迭代與提升。盡管活動始終圍繞“酒食”這一核心主題,但總能為消費者帶去不一樣的體驗。
這一方面源于項目業態本身所具有的煙火氣與生活感,也離不開其多年扎實的運營積累。
事實上,“酒食節”的長效運營只是成都建發鷺洲里社區化運營策略的一個縮影。在此之外,項目已經逐步構建出一個多元、動態、持續的社區型活動生態系統——常態化活動+階段性爆發活動+原創IP活動。
以“小鷺集”為代表的常態化活動形式輕量化、開展連續,截至發稿日,今年“小鷺集”已經舉辦了近60場活動,涵蓋社區專屬、異業合作、公益主題及商戶聯動等多種類型,例如與“巖羊手工”瑞秋奶奶合作的公益藝術展。階段性爆發活動則圍繞節日和市場熱點展開,如今年暑期的“暑期蛻變計劃”。在原創IP方面,除“酒食節”之外,項目還持續運營春季主題市集“萃春風”,今年已辦至第五屆。
周邊居民在持續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培養了相對穩定的到訪習慣,也對項目產生了情感認同和歸屬感。
PART 3
品牌優化
精準對位周邊居民需求
在社區商業的生態中,餐飲和休閑業態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對成都建發鷺洲里來說,餐飲更是其成功“出圈”的關鍵所在,它既是項目的吸客利器也是連接周邊居民情感的紐帶。
如果想觀察成都商業市場的餐飲動向,成都建發鷺洲里是個不錯的觀察樣本。近年來,項目緊跟市場節奏,陸續引入餐酒吧、烤肉、云貴菜、涮羊肉等熱門品類,始終將餐飲作為核心抓手與重要經營錨點,強化其在區域商業中的差異化競爭力。
今年,成都建發鷺洲里繼續加碼餐飲業態,引入了多家特色品牌,比如人氣火鍋——“小龍坎”,熱門粵菜——“榮燊記”、融合中餐——“四海小館”,媛媛番茄火鍋、三栗融合料理等。同時,心情研究院、ROOM R&B LIVE STAGE、豁老子Drink me等多家酒吧品牌的入駐,進一步強化了項目在夜間消費的優勢。
在商業市場,任何趨勢經過長期發展,都可能面臨同質化調整。隨著越來越多的項目開始重視“社區意識”,如何持續創新社區運營方式、拓展與居民鏈接的方式,已成為社區商業需要深入思考的關鍵問題之一。
具體到成都建發鷺洲里來看看,核心問題之一在于如何實現活動IP的長效運營,不斷突破瓶頸,將既有優勢延續下去,這更讓我們期待明年“酒食節”4.0版本,會給周邊居民帶去怎樣的新鮮體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