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千余名教師競逐AI教育創新,繪就縣域教育數字化新圖景
2025-09-30 10:55 來源: 互聯網 閱讀次數:2604
9月29日,由沅陵縣教育局主辦的2025年沅陵縣首屆中小學教師人工智能教育應用創新大賽頒獎總結大會在沅陵一中圓滿舉行。這場覆蓋全學科的賽事,吸引縣域1462名教師報名參與,最終評選出539項獲獎成果,通過“培訓—應用—競賽”閉環模式,為縣域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可復制的“沅陵樣本”,直接惠及當地5 萬余名學生。
此次大賽分設信息素養賽與應用案例賽兩大類別,信息素養賽聚焦AI教學基礎技能考核,重點檢驗教師智能工具操作與數字資源整合能力;應用案例賽側重實踐創新轉化,要求參賽作品結合教學場景解決實際問題,兩類賽事形成“基礎+提升”的能力培養體系。
沅陵縣中小學教師人工智能教育應用教師培養項目自2024年12月起啟動,開展分層培訓,首期針對70名信息科技骨干教師開展“AI+學科”深度融合專項培訓,培養縣域AI教育“種子教師”;2025年3月開展第二期全員培訓,1300余名全學科教師參與,通過理論講解、實操演練、分組研討的模式,系統教授智能備課、虛擬實驗設計、AI學情分析等實用技能,有效推動教師從“技術使用者”向“教育創新設計者”轉變。
“在人工智能時代,教師只有將AI深度融入教學每一個環節,才能真正實現因材施教。”沅陵縣教育局局長張丙文在大會上表示。此次賽事得到了帕拉卡的技術支持與歐美同學基金會的公益助力,目前參訓教師開發的AI教學案例已在縣域60所學校落地應用,構建起“技術賦能+教師發展”的教育數字化基礎框架。
圖:沅陵縣教育局局長張丙文
大會現場的作品展示環節成為亮點,17位獲獎教師代表分享創新實踐,作品有的利用AI模擬天體運動,突破傳統實驗局限,讓抽象的物理知識可視化;有的創設3D沉浸式教學場景,并嵌入AI數字人實時答疑,提升課堂互動性。“人工智能就像教師的‘超級助手’,通過培訓和大賽,因材施教從理想照進了現實。”鶴鳴山小學教師劉棟的分享引發在場教師共鳴,協同共創及跨學科深度融合讓教學設計與課堂形態煥發新生。
“沅陵的實踐實現了從AI工具應用到模式創新的關鍵突破。”帕拉卡專家點評指出,當地教師在AI教學中構建起了問題診斷、技術適配、效果驗證的科學認知鏈,精準匹配縣域學情特點,為全國縣域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路徑。
據了解,沅陵縣下一步將持續深化教育數字化轉型,切實提高全縣廣大教師的信息素養和教學水平,攜手多方共建智慧教育新生態,建立沅陵特色人工智能教育,助力實現讓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與時代同步的優質教育。
責任編輯:胡編
【慎重聲明】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旅游生活報"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精彩內容
專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