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補短板,飛凱材料顯示業務占營收近半
2025年上半年,飛凱材料實現營業收入14.62億元,同比增長3.8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7億元,同比激增80.45%。
飛凱材料的核心競爭力源于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研發投入占比始終保持在6%-7%。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發費用超9000萬元,近600人的研發團隊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超50%,這樣的投入強度在材料行業并不常見。公司獲批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配備了先進的研發設施,能夠同時開展從新材料創制到試生產的全鏈條創新研究。2025半年度財報顯示,公司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為6.21%,持續的高投入為技術突破提供了堅實基礎。
在顯示材料領域,飛凱材料通過戰略收購與資源整合,完善產品布局,深度綁定頭部客戶,2025年上半年顯示業務占公司營業收入的48%,成為核心業務板塊之一。從2017年收購江蘇和成顯示科技,到2025年6月完成對JNC株式會社顯示液晶專利的全面收購,公司一步步填補產能缺口,構建起覆蓋大、中、小尺寸的顯示材料矩陣。
今年6月,飛凱材料完成對JNC株式會社顯示液晶專利的全面收購,通過整合JNC的專利組合和客戶資源,公司快速彌補了中小尺寸液晶材料的產能缺口,形成大尺寸鞏固份額、中小尺寸突破增量的雙軌格局。目前,和成顯示作為控股子公司,已成功切入頭部面板廠商的中小尺寸供應鏈,為車載顯示提供高可靠性材料解決方案。飛凱材料通過此次收購進一步鞏固了在全球顯示材料市場的地位。
在應對行業波動方面,飛凱材料的逆周期投入策略成效顯著。當半導體行業處于調整期時,公司反而加大對先進封裝材料的研發投入;在大尺寸顯示面板產能過剩時,提前布局車載等中小尺寸顯示高附加值細分市場。這種戰略定力,使得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激增,顯著跑贏行業增速。
在半導體產業進入材料創新驅動發展的新階段背景下,飛凱材料憑借持續的技術深耕和系統化布局,正不斷釋放新的增長動能。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回暖和國產替代進程的加速,2025年上半年,公司濕電子化學品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近30%;EMC環氧塑封料產品也正從中低端應用向先進封裝領域加速切換,高毛利產品占比持續提升,業務結構持續優化。此外,公司自主研發的厚膜負性光刻膠成功適配2.5D/3D先進封裝工藝,臨時鍵合材料形成熱解鍵+機械解鍵為主、激光解鍵為輔的多技術路徑產品體系。
在關鍵材料領域,飛凱材料同樣實現了國產化突破。公司發布的Ultra Low Alpha Microball產品,最小直徑可低至50μm,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直擊先進封裝用基板的"卡脖子"難題,并成功入選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
除了技術層面的突破,飛凱材料還通過"技術+服務"雙輪驅動戰略,持續鞏固與核心客戶的合作深度,提供從材料選型到應用調試的全流程技術支持,實時解決制程中的痛點問題,有效提升了客戶滿意度與合作粘性,進一步強化了公司在產業鏈中的戰略地位。
在紫外固化材料領域,飛凱材料持續保持技術領先,同時將研發能力延伸至相關前沿化學品原材料。其自主開發的新一代TMO光引發劑,憑借自主知識產權和優異性能,已在國內外多個國家和地區獲得授權,并以領頭注冊人身份獲得歐盟REACH注冊認證,可銷往對化學品管制極為嚴格的歐洲地區。
在三大事業部的技術突破和市場拓展基礎上,飛凱材料的多產品矩陣協同優勢也日益顯現,為公司穿越行業周期提供了堅實支撐。公司2025年推出的高導熱環氧塑封料,熱導率較傳統產品大幅提升,助力解決5G設備散熱難題;半導體剝離液作為芯片制造的清潔大師,能實現制程殘留物的高效去除。這些產品與光刻膠、液晶材料形成互補,使公司在半導體、顯示、通信等多領域形成協同優勢。據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數據,2025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將達747億美元,增速超16%,飛凱材料通過多產品線布局,充分享受行業增長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