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潮音時入耳 ,水聲動聽
寧波市有河流6000多條,總長一萬多公里。近年來,通過建設"美麗的江河湖泊"、"生態河流"和"示范鎮村",全市實現了省、市、縣、鄉、村各級7933條河流的全面覆蓋,有效地促進了黑河、臭河、垃圾河的治理,大大提高了河流的水環境質量。"-
小溪流過村莊
百年老樹臨水,溪流清澈,竹蔭掩映著獨特的民居。走進寧波市象山城墻鎮方交村,仿佛置身于世界之源。
做好水上用品,漂亮的村里人。"村黨支部書記歐昌武說,過去,村里的污水流過后,村子把大里河流域和周圍的村道作為鄉村旅游精品線,先后修建了生態觀光長廊、陜西觀光小徑、瑞安古橋等12個旅游景點,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每一天都很受歡迎。
在"五河共治"(污水治理、防洪、排水、供水、節水)的過程中,全村的每一名黨員被一分為二地干涸,率先進行河道清理和檢查工作,同時,全村投入300多萬元整治改造生活污水,截留和管理全村污水,使之成為寧波水環境示范村。
環境越來越優美,客人也越來越多。2013年,村里的農場客棧數量增加到180張,12戶,2014年增加到300張,15戶。如今,村里有45家農家小旅館,床位1000張
生態通道綠色
原產于寧波東千湖和三西浦水庫小家江河,流經銀鎮大橋,流入小港境內,是北侖小港人民的母親河。
北侖區視河流水質標準提高"為促進產業轉型、搞好環境管理、實現農村振興的重要途徑,"一江一策"定位,推進"污水零直接排放"、"美麗江湖"建設,提高生態水安全水平、科技控水能力和長期管理水平,促進傳統的"工程控水"向"管理控水"和"人工控水"的逐步轉變。
水雜音,靜梅人快樂。經過11年的生態治理,小湛河的水質不斷改善。現在,小仙河再現了江南水鄉的秀麗風光,充滿了水和水,勾勒出了生態河流的三維圖景。流水、濕地、河畔小河相互補充,成為市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江南水鄉水鄉的秀麗風景,水與水,已成為市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水梅新村
外壩河是奉化區滕頭村的母親河,經過多年的維護和管理,現已成為全國5A風景名勝區滕頭村的新亮點。
據滕頭村一位村干部介紹,九十年代,該村成立了村級環境保護委員會,進入騰頭村的任何項目都要經過委員會的全面評估,當時奶奶河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此后,騰頭村經過幾年的"五條河匯合",不僅拓寬了奶奶河的水域面積,修建了一座廊橋,還在河兩岸種植了花卉、植物、樹木、槳等水利工程。27500余根松樁支撐,34640立方米河道淤積,2750立方米各種砌體,1480立方米混凝土澆筑,2300米長的排水管網在河兩岸進行。一組數據記錄了奶奶河的美麗演變。
青山無止境,青水的長度是多少?水清澈,光滑,岸上美麗,寧波呈現出美麗的鄉村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