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億人玩規模達8000億元的雪--冰雪正在變成"金山銀山“
重慶女孩于貝貝對滑雪上癮。今年冬天,她加入了當地的一家滑雪板俱樂部,去了吉林北大鋪和松花湖滑雪場,與"滑冰者"一起"打拳","飛"到新疆阿勒泰,挑戰先進的雪道。
像于貝貝一樣,滑雪、登山、賞雪的經歷也成了許多人冬季旅游的"新寵",國內冰雪旅游市場持續升溫。
東北地區是冰雪旅游的熱門目的地,在京哈高速鐵路線開通紅利的幫助下,啟動了冰雪旅游線路和優惠措施。吉林省推出了26條團隊旅游線路和6條自駕游路線,主題為"集郵吉興"、"集陽世界"和"濟星打雪",支持28個旅游單位啟動近100個冰雪項目和優惠措施。
遼寧省推出了"乘高速鐵路到遼寧,迎接冰雪溫泉"的冰雪旅游口號,推出了"冰雪+溫泉"、"冰雪+民間"、"冰雪+非遺產"等融合產品,擴大了消費群體的覆蓋范圍,促進了冬季旅游產業鏈的升級。
在號稱"天馬之鄉"的新疆昭蘇縣,副縣長何九龍龍,就像武俠片中的雪山女子,穿著紅色斗篷,開著奔馳馬,支持當地的冬季旅游。如今,短視頻平臺上到處都是冰雪景觀的視頻,吸引著許多熱切的觀眾走出家門,為冬季旅行聚集人氣。
不僅北方是唯一的,在重慶、湖南等南方地區,冰雪旅游也很熱,冬季冰雪資源開始向冰雪產業深度轉變。在重慶豐都縣海拔1400米的南田湖旅游度假村,從12月到次年2月,整個湖區都覆蓋著雪,就像真正的"冰雪奇景"一樣。
為了滿足不同人群玩雪的需要,南天湖度假村建成了5萬多平方米的冰雪公園,主要是推雪摩托車、暴雪船、雪飛圈、防雪車、雪漂等冰雪娛樂項目;同時投資3億多元,按照冬季奧運會的標準,制作3臺專業的高山滑梯和幾個中間滑梯,讓游客也能感受到南方冰雪的樂趣。
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臨近,"3億人參加冰雪運動"的愿景正在實現。與此同時,人們對冰雪旅游的需求不斷釋放,冰雪正成為"金山銀山"。
根據"2020年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18年至2019年,中國冰雪旅游人數達到2.24億人次,規模產值8000億元。以冰雪休閑旅游為核心的廣大冰雪市場正在形成。
北京冬奧會組委會成立以來,京冀兩省緊密合作,依托冬奧會場館和配套基礎設施,充分利用兩地的人文歷史和生態資源優勢,促進特色休閑、山地體育、會議展覽等旅游事業的發展,努力打造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促進沿線人民的就業和收入。
以冬奧會為主導的張家口市崇禮區大力發展冰雪旅游產業,直接或間接從事冰雪產業和旅游服務的3萬多人,其中窮人9000多人。2019年5月,崇禮區退出貧困縣的行列,徹底脫貧。
北京延慶區積極探索"冰雪體育"模式,促進生態、旅游、體育、文化、教育、科技等聯動發展,冬季奧運會理念導致延清區全年旅游業升溫,住宅產業的快速有序發展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
針對國內冰雪旅游市場的經常性防控情況,當地文化旅游部門加強了對景區、旅行社、飯店等旅游企業實施各種防控措施的巡查工作,同時掌握了冬季旅游的特點,做好了旅游場所和設施安全隱患的調查,完善了應急機制,加強了安全提示和指導。
一批旅游企業負責人說,目前,中國游客對高質量旅游產品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包括滑雪在內的冰雪旅游正在成為冬季旅游的核心。特別是受疫情影響,大批國內滑雪愛好者將把海外需求轉移到中國,提高冰雪旅游發展水平是滿足游客需求的必然選擇。
中國旅游協會旅游營銷部副會長王卓說,各種冰雪風景區可以充分發揮科技、時尚、文化等因素在推動冰雪旅游中的作用,創造一批讓青少年游玩、喜愛的冰雪旅游項目,在保護冰雪生態環境的基礎上,走差異化發展之路,形成與自身地域文化、民俗風情、自然景觀相適應的獨特冰雪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