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首套錳鐵礦石懸浮磁化焙燒系統投產
最近,東北大學了解到,贊比亞自行研制的第一臺國際Neu-60懸浮磁化焙燒設備已在贊比亞成功投產,截至2020年12月9日,贊比亞72小時工業運行指數為錳品位48.18%,回收率86.98%,總鐵品位65.40%,回收率96.59%,完全達到設計目標。
近年來,東北大學不斷更新和優化獨立發展的復雜而困難的礦物"懸浮磁化焙燒"技術,發揮學校在自動控制學科中的優勢,通過跨學科的協同創新,在技術、設備和智能控制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了第二代懸浮磁化焙燒技術,創新并實現了預熱、加熱、還原、冷卻等全過程的精確相位控制。
據報道,新60型懸浮磁化焙燒設備是贊比亞礦業項目采用的第二代懸浮磁化焙燒技術,它是以研發團隊在前期獲得的基礎研究與開發數據為基礎,結合企業的具體技術需求來建立的。
由于贊比亞的采礦項目是含鐵錳礦,研究和開發小組制定了鐵錳礦預富集、懸浮磁化焙燒和高效分離的整體解決方案,以相精確控制懸浮磁化焙燒專利為核心技術,實現錳和鐵礦物的有效分離,并盡一切努力促進贊比亞含鐵錳礦項目的登陸。其中,循環氧化精密控制技術在冷卻過程中的研究和應用,實現了焙燒產品的排放溫度從300℃降低到80℃,能耗大大降低,分離指標大大提高。
研發小組組長韓月欣教授說,由東北大學師生組成的東大礦業冶金隊克服了疫情影響、海外文化差異等諸多困難。2002年2月,600000噸/年懸浮磁化焙燒工程建設項目正式啟動,其中新60懸浮磁化焙燒工程主體于2020年10月竣工。據介紹,該項目的研發團隊分為"海外現場控制"和"國內技術支持"兩支高效、協調的技術隊伍,以確保項目調試的順利進行,實現項目流程通過和穩定運行與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