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技術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COVID-19時代的數字技術和平臺:發展中國家的挑戰和前景”會議在網上舉行。此次會議旨在探討COVID-19在中國數字技術和平臺在全球應對社會和經濟沖擊中的作用。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圍繞數字技術將給疫情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復蘇和社會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這一主題,分享了騰訊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利用互聯網技術幫助經濟復蘇、推動文化創新的實踐。
據介紹,對于受早期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微企業,擁有12億用戶的社交平臺微信幫助企業重組用戶,通過微信支付幫助他們完成交易。爆發后,騰訊教育在線服務超過1億學生和數百萬教師;騰訊大會推出8個月后用戶已超過1億。
程武在會上說,積累了10多年數字化轉型的文化產業,也在疫情期間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給人們帶來了豐富的精神體驗。作為數字文化的探索者之一,騰訊在2017年確定了“科技+文化”的公司定位,并在2018年正式提出了新文化創意的發展思路,強調將IP建設作為文化生產的核心。”去年,影視劇《青春年華》陪伴著許多觀眾在家里度過了與世隔絕的時光。該劇點擊率超過160億。”程武介紹,《青年》改編自一部同名網絡文學作品。他的團隊耐心地發掘原著的價值,并將其融入現代思維的核心,從而在跨內容形式的改編中實現IP增值。去年2月,騰訊與敦煌研究院合作推出了一款名為“敦煌游”的在線應用。莫高窟因疫情關閉后,繼續以電子日歷、互動配音劇等貼近用戶的方式傳播文化。到目前為止,它已經吸引了超過2100萬人。
“回顧過去一年的‘數字防疫’活動,我們發現產品背后不斷創新,能夠深刻影響行業發展,為用戶創造價值。”程武說,新奇的冠狀病毒肺炎和平臺幫助社會應對了挑戰由新冠肺炎流行而來,為社會的長期康復提供了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