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有了發展契機,5點倡議受到普遍歡迎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近日對沙特、土耳其、伊朗、阿聯酋、巴林進行了正式訪問,并應邀對阿曼進行了工作訪問,取得了豐碩成果。此訪提出,中阿兩國要建設志同道合、和平和諧、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體現了中阿關系的高水平和雙方下階段攜手共進的大方向。
中國與中東國家“一船接一路,商務使節互訪”,千山萬水阻擋不了雙方的友好交往。在“百年未見的巨變”與“百年疫情”交織、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的今天,中國和中東國家要繼承和發揚合作精神,加強戰略溝通,以合作促發展,以穩定的雙邊關系應對各種國際不確定因素,不僅對雙方有利,而且成為國家間關系和南南合作的典范。
同時,訪問期間,中國建設性地提出了“中東安全穩定五項倡議”,即倡導相互尊重、維護公平正義、實現核不擴散、建設集體安全、加快發展合作。這一倡議體現了中國實現地區安全穩定的思路,體現了中國促進中東和平安寧的誠意和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作用,受到中東國家的普遍歡迎。
中東安全問題長期以來難以解決,其特點是外部干涉與內部對抗并存,民族沖突與教派紛爭交織,傳統安全風險與非傳統安全威脅并存。一些西方大國憑借其政治和軍事霸權,采取極端施壓、欺凌和單邊霸權的地區政策,挑起地緣政治博弈,使地區國家成為受害者,進一步加劇了中東地區的安全困境。
中國始終致力于成為中東和平的建設者、中東穩定的促進者和中東發展的貢獻者。中國將同地區國家一道捍衛多邊主義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共同推動地區熱點問題的政治解決,盡快恢復中東地區的和平與安寧。中國實現中東安全穩定五點倡議的核心,是呼吁地區國家秉持主人翁精神,弘揚獨立自主精神,擺脫地域競爭的干擾,尋求適合地區國家國情的發展道路,建立符合地區國家利益的安全框架,探索維護地區長期穩定的有效途徑。
中東動蕩的根源在于發展,出路最終取決于發展。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各國近年來的發展規劃緊密相連,為各國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創造了條件。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中東經濟造成嚴重沖擊,外資大量外流嚴重挑戰了既定的經濟改革和發展規劃。在這個關鍵時刻,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中東國家主要出口市場,本著與中東國家患難與共的真誠意愿,實際上正在幫助地區國家經濟發展回歸可持續發展軌道。特別是中伊簽署的《全面合作計劃》涵蓋各領域合作,是推進雙方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總體規劃,是兩國關系升級換代的必然結果。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與中東國家的合作具有深刻而強大的內生動力。中方希望雙方的合作有助于地區各國提高治理能力,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不斷改善民生,最終促進中東地區的總體安全和長治久安。“中東安全穩定五點倡議”和《中伊全面合作計劃》都充分表明,中國中東外交是平衡全面的,中國的朋友圈是廣泛的,中國不搞“拉一派打一派”的地緣政治實踐。作為中東各國的共同朋友,中國始終與各國謀求互利共贏,攜手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