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猛增長離不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強大支持
2022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迅猛增長,不但深刻改變著中國的汽車產業,而且動搖了全球汽車產業的傳統格局。
從過去20年全球整車上市企業市值排名變化看,前十位一直被傳統燃油車企占據,尤其是豐田汽車,2001年到2019年一直穩占全球車企市值第一位置。近年來,以特斯拉為首的全球電動車企業加速崛起,2017年特斯拉首次擠進全球車企市值排名前十,2020年更是超越豐田,市值躍居全球車企首名。
在新能源車企異軍突起過程中,中國車企一馬當先。根據Companies Market Cap統計數據,當前全球整車上市企業市值排名前20家中,有7家上榜車企為中國汽車品牌(比亞迪、長城、蔚來、小鵬、上汽、理想、吉利),美國有5家,德國有3家,日本有2家,意大利、韓國、荷蘭分別各有1家。
在中國車企迅速崛起的背后,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球競爭力的不斷增強。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連續6年居全球首位。新能源汽車的迅猛增長,不但成為中國推進“雙碳”戰略的重要抓手,也助力中國搶占全球產業競爭新高地。
中信證券認為,汽車電動化后,中國實現“三電”系統“換道超車”。與傳統燃油車不同,電動車的“新三大件”變成了三電系統——電池、電機和電控。在汽車電動化進程中,中國走在世界前列。在三電系統、汽車電子及智能化等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領域培育出一大批優秀企業,正逐漸加速實現全球配套。以特斯拉為例,除傳統的車身、外飾、內飾、底盤等,其部分車型(如國產Model 3)的三電系統、汽車電子和智能配件供應商中有大量中國企業。在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相互融合浪潮下,智能電動汽車成為全新賽道,其為中國車企提供了“換道超車”的發展機遇。汽車實現電動化后,中國車企在燃油車時代技術落后的局面正逐漸被改寫。目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車企對電動化、智能化的理解及應用方面領先海外車企,能夠更好地滿足顧客對汽車新產品、新技術、新功能的需求。
加強供應鏈保障能力
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猛增長離不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強大支持?;仡?/span>2022年,從最上游的鋰礦鋰鹽,到中游的電池材料和動力電池,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強勁擴張,與爆發式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形成共振。
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中,中國企業在電動車價值量最高的動力電池領域表現尤為突出。根據SNE數據,2022年1月至10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TOP10企業中,中國企業上榜數量有6家,合計市占率47.1%,寧德時代更是連續4年占據全球第一的座次。
同時,中國企業通過技術提升和產能擴張,不斷擴大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的領先優勢。比如,2022年,寧德時代擬募資450億元,用于福鼎時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廣東瑞慶時代鋰離子電池生產項目一期、江蘇時代動力及儲能鋰離子電池研發與生產項目(四期)、寧德蕉城時代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部分資金用于鈉離子電池等先進技術研發。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在全球保持領先優勢,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增長保駕護航,并滿足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巨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