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賦能 聯合重卡走上發展快車道
過去,在人們的印象中,汽車行業始終都是相對較為傳統的制造業,企業的發展按部就班,產品的迭代有跡可循。殊不知,時過境遷,汽車行業的變革正在悄然發生。
汽車行業變革加速
目前,電動化和智能化方興未艾,是汽車市場的主旋律。風起云涌的汽車行業正加速迭代,多方資本紛紛進場,各路人馬跨界而來,諸多的造車新勢力讓人目不暇接。同樣,新能源和無人駕駛技術將推動商用車領域進入戰國時代,競爭格局將發生很大變化,給新的競爭勢力帶來了機會。
新能源核心動力鏈及無人駕駛技術,都需要高額投入以及不斷試錯,傳統的卡車企業面臨巨大挑戰;電動化及智能化在乘用車領域先行發展,三電技術及智能駕駛技術率先成熟,并在資本布局上率先形成規模化,乘用車企業可以直接賦能商用車核心技術。
奇瑞集團風鵬正舉
奇瑞集團是國內自主品牌當之無愧的帶頭大哥,作為民族汽車工業的驕傲,它開創了國內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先河,也引領了“中國造”走出去的新時代。
據統計,奇瑞集團2022年銷量突破123萬輛,營業收入突破2000億元,出口突破45萬輛,刷新了中國品牌乘用車出海新記錄。值得關注的是,這一年,奇瑞在三電技術上投入巨大,發展巨大,奇瑞乘用車新能源銷量實現同比翻一番,年銷量超過23萬臺。
眾所周知,我國自主品牌汽車行業的三個風口分別是國產替代外國進口、新能源汽車上量、整車批量出口。奇瑞集團在這三個方面能力均衡,均有布局。未來,奇瑞汽車有希望成為年銷量達到千萬輛級別的國之重器。
2023年,奇瑞集團進一步整合布局商用車版圖,對國內自主研發品牌——聯合重卡增資擴股,并從中集集團手中奪走了聯合重卡的經營管理權;奇瑞集團作為乘用車自主品牌領先者,對聯合重卡核心動力鏈以及無人駕駛技術的賦能,將促進聯合重卡在新能源化時代率先突出重圍。
新能源時代,商乘并舉是汽車圈同行的共識
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如今,商乘并舉不僅是國外汽車企業的發展路徑,也是國內汽車巨擘孜孜以求的發展道路。君不見,國外的很多汽車集團都在這條道路上狂奔:奔馳、福特、豐田、現代等歐美日韓傳統車企都實現了兩條腿走路,乘用車強,商用車也很強。例如大眾并購曼和斯堪尼亞、奔馳并購三菱Fuso、豐田并購五十鈴,都是典型的資本兼并重組成功案例。而在新能源領域,乘用車企業即使不通過資本兼并重組,也可以依靠自己的三電技術闖出一條商乘一體化的發展道路,原因在于,三電技術上乘商差異變小,乘用車企業完全有能力賦能商用車做強做大!
國際市場從來都是國內市場發展的風向標,如今,國內主流自主品牌企業都在踐行著商乘并舉的新戰略。傳統車企商乘并舉,新能源車企更是深諳此道。比如說,電動汽車的先驅者特斯拉就是商乘并舉的踐行者。對此,馬斯克曾解釋說:“有人可能會覺得特斯拉從一家制造豪華汽車的公司轉型做商用車很奇怪,但對于特斯拉來說卻是一種必然。新能源汽車的目標是驅動世界更快向可持續能源轉型,電動卡車又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重要一環,它代表著卡車的未來。”
奇瑞和中集精準賦能聯合重卡
作為重卡行業的生力軍,聯合重卡在創立之初就以高端、高效、高科技的形象示人,是國內最早采用AMT變速箱的重卡品牌之一,盡管市場風云變幻莫測,但在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聯合重卡卻始終步履鏗鏘。
擁有奇瑞和中集雙重賦能的聯合重卡,既能獲得中集專用車廣闊的市場資源和充裕的資本支持,更能得到奇瑞在新能源和無人駕駛技術的幫扶。聯合重卡,一方面,可以依托奇瑞集團1000億級新能源乘用車三電技術,快速打造新能源核心動力鏈;另一方面,借助奇瑞集團500億級自動駕駛公司打造商用無人駕駛技術。當然,聯合重卡還可以充分利用和借鑒奇瑞乘用車的供應鏈體系,垂直整合,用乘用車的思路實現大幅降本、大幅增效。奇瑞生態鏈的很多零部件企業,它們既能為奇瑞轎車配套,也能給聯合重卡供給。
毋庸置疑,奇瑞在新能源乘用車方面的成熟資源以及豐富經驗,都可以完美復制到聯合重卡,而這,也是聯合重卡定位極致安全穩定的新能源重卡的底氣所在。
新能源乘用車征塵未洗,卡車賽道又烽煙再起。聯合重卡,有奇瑞賦能背書,必有一番大作為。據可靠消息,奇瑞重組之后的聯合重卡將引入不低于100億元的資金,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很多重卡車型的銷售旺季,擁有安全穩定等品質的聯合重卡一定會贏得更多卡友的青睞。有消息稱,2月24日,聯合重卡將在蕪湖舉行2023年合作伙伴大會,屆時將會發布重要戰略。
聯合重卡發展脈跡清晰可見,未來不容小覷!